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身边的事 > 正文
    购物车
    0

    江西于都县:崇文尚学让贫困村变“学霸村”10年考出百余大学生

    信息发布者:faq123123
    2020-05-14 10:02:57   原创


    好厉害!好学风!好村风!
    河田村地处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城郊,属贡江镇管辖。虽紧邻县城,但因交通闭塞,曾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近十年来,由于村中频频有人考上名牌大学,加上新改建的323国道穿村而过,借助便利的交通和紧临工业园区的优势,村民们日子是越过越红火,昔日贫困村,摇身成为如今远近闻名的“学霸村”。
    “学霸村”是怎样炼成的?近日,记者前往实地探寻幕后故事。
    崇文重教 不比钱多比才学
    “河田村出了这么多的名牌大学生,这里的风气好!”这是附近大多村民的看法。
    走进河田村,记者发现它与周边村庄并无两样,甚至所建的房子还不及其他村庄洋气。这一点,河田村党支部书记袁经勇也不否认。当聊到读书这个话题时,他顿时来了劲头:“这可不是吹的,河田2000多人口,10年间有100多人考取本科以上大学,其中不乏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这样的重点大学,还有四五人因成绩优秀被保送到国外留学,这是其他村庄比不了的。”
    被称为“学霸村”,村民们引以为豪,他们认为主要秘诀是崇文重教的观念深入人心。袁经勇解释说,在当今“赚钱才是硬道理”的年代,河田村民却坚信“世上唯有读书高”。平时村民们聚在一起常会“攀比”,但他们不是比谁家的房子盖得漂亮,谁家购买了豪车,谁家赚的钱多,而是比谁家小孩考上哪所好大学,谁家孩子更有才学。
    “如果不是为了儿子读书,我两公婆留在广东不回家,在村里盖栋小洋楼不成问题。”村民袁财生说,十几年前,他在广东惠州一家工厂做管理,夫妻俩每月工资相加有近万元。为了儿子袁惠邦读书,他们果断辞职回家。因为有父母的陪护,袁惠邦倍感温暖,学习也更加刻苦。2009年,袁惠邦不负众望考取北京大学。大学毕业后,袁惠邦在深圳创办了一家公司。多年来,袁惠邦成为村民激励子女努力读书的典范。
    江西于都是劳务输出大县,将孩子交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看,夫妻双双外出务工的现象较为普遍。然而,在河田村,夫妻中至少会留下一个在家照顾孩子。虽然他们自身文化不高,无法辅导孩子的学习,但精神上的陪护,让孩子能够安心学习。村民们认为,钱是永远赚不完的,今年错过了还有明年、后年,可小孩读书的成长过程一旦耽误了,就再也无法弥补了。所以,他们宁愿放弃外出务工赚钱,一定要保障孩子的读书升学。正因为河田村民有崇文重教的意识,近十年来,村中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而且不少考上的是重点名牌大学。
    今年疫情期间,村民们自发捐款2万余元,想为村里的防疫人员购买防控物资。袁经勇一分也舍不得花,经与村干部商议,决定将这笔捐款作为“河田教育基金会”的启动资金,用于奖励优秀学子和资助困难学子。这一决定,得到了全体村民的认同,他们还商定在村头的大榕树广场建一面励志文化墙,以此激励下一代,为他们树立学习榜样。
    比学赶超 家长分享育儿法
    “要比物理方面的科研,那我肯定比你强!”“不一定,我们来比一比,到时看谁研究的课题多。”……因疫情影响,本村尚未返校的七八名大学生时常聚在一起,他们论学术、谈理想、说未来,袁经勇的大儿子、小儿子也在其中。
    每逢假期,村中大学生自发约在一起谈学业、论学术,这种比学赶超的氛围已延续多年。袁经勇说,在河田不仅孩子们学习暗自较劲,家长们也以自家培养出名牌大学生而荣光。所以,当村中谁家孩子考上好大学,除了前往道喜外,父母都会教导自家孩子学习榜样,好好读书。为了搭建平台,分享育儿方法,每年春节或高考成绩公布后,村委会便会组织一两场相关交流会,请村中培养出优秀大学生的家长讲述育儿心得。袁经勇的大儿子袁蓝杰考取上海交通大学,小儿子袁蓝飞在西安交通大学就读。兄弟二人考上重点大学,袁经勇也多次在交流会上传授育子方法。
    袁迦昌就读于南开大学,因为成绩优秀,今年被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攻读硕士。谈到学习,袁迦昌认为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一定要勤奋努力,但他承认能考取重点大学,离不开父母放弃在外务工赚钱的机会回家陪护,还有河田浓厚的崇文氛围。袁迦昌回忆说,从上初中开始,只要村中组织交流会,父亲袁经清都会带着他和姐姐去听讲,还把村中考上名牌大学的名单张贴在家中,激励他们去学习赶超。如今,姐姐已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自己也没有辜负父母的希望,考取了重点大学。
    “从我记事起,只要村中有升学宴和交流会,父母都会把我带上,每次对我触动很大,于是我暗下决心,以他们为榜样,努力赶超。”现在浙江大学读研究生的袁地福说,高考时自己发挥欠佳,没有考上理想的重点大学,现在通过努力愿望实现了,但学无止境,自己还要往更高的目标去发展。
    “还在读初高中时,我发现物理课本上有名的理论基本上是由外国人提出的,那时起我便立志钻研物理,希望做出一番成就。”四川大学毕业、2018年被保送到中国科技大学继续攻读博士,现在中国科学院某实验室学习的袁官文说,读大三那年,他有幸被学校选派到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进行为期半个月的交流学习。这次迈出国门,既开拓了眼界,又认清了差距,促使自己必须要加倍努力。袁官文告诉记者,他本有机会到国外去深造,但选择留在国内从事科研,就是希望用所学的知识报效祖国。
    每次参加交流会,袁经勇都会借此告诫村中的大学生们:将来不管飞得再高,走得多远,都不能忘本,要懂得感恩父母,回馈社会,报效祖国。
    人才辈出 亲朋好友来取经
    河田村人才辈出,村中一家三代或一家几个大学生的不在少数。据村民介绍,村中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名叫袁文山,195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水利工程专业,曾担任过上海交通大学团委书记。他的儿子袁江如同样考取上海交通大学,目前在中国石油勘探研究院从事石油勘探开发人工智能项目研究。袁文山的孙子袁欣然毕业于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祖孙三代都是大学生,在当地被传为佳话,也被村民奉为学习的榜样。
    在村民眼中,袁中标则是村里的传奇人物,他现是颅骨复原高级专家、广州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所声像科二级警长。自中国公安大学毕业后,他在广州美术学院攻读本科和研究生,主攻雕塑专业。2015年1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他获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待遇,并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和个人三等功各4次,被誉为“警界神探”。每次回老家探亲,袁中标都要教导村中的学生们发奋读书,将来报效祖国。
    中南大学毕业的袁多伟,由国家保送加拿大硕博连读;袁振炘在浙江大学硕博连读;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的袁华玉目前在厦门大学担任教授;袁思婷考取湖南大学;袁观林考取东南大学;袁石福考取上海交通大学;袁振昕考取浙江大学;袁振波考取西南交通大学;袁多考取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至2019年,10年时间,河田村考取本科以上大学有100多人,不仅数量多,且不少是重点名牌大学。
    “想要孩子有出息,送到河田去学习。”这是当地流传的一句俗语。随着越来越多人知道河田这个“学霸村”,这句俗语也越传越广,吸引了周边多个乡镇的村民前来取经。袁经勇说,今年正月初二,梓山镇一个周姓朋友将读初三的儿子送到他家,让他两个儿子帮助辅导功课,直到4月初才接回家。
    采访结束时,对于河田为何会出现“学霸频现”的现象,袁经勇认为,这与河田人早年的生存环境差、生活艰辛有关,孩子们要想摆脱贫困,改变命运,必须勤奋读书。因此,家长们特别重视对子女的培养,久而久之,渐渐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文尚学的小气候。河田的孩子们也很争气,用成绩回报父母的培养,一代又一代,好学风在延续。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